•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聚焦

奋力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何淳宽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06 11:08 信息来源:转载于宣城市人民政府发布 访问次数:

“以‘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为新使命,按照市委提出的‘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聚焦高质量、全力拼经济、推动大发展,确保交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宣城‘高分答卷’。”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何淳宽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说。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何淳宽

在何淳宽看来,宣城市看重一体化发展,是使命所在、根脉所系、大势所趋。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既是宣城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使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宣城从长三角‘周边市’向长三角‘中心区’的战略性转变,给宣城带来了战略上的最大支撑和发展上的巨大空间。”何淳宽认为,这些空间主要包括产业发展、创新协同、交通建设和服务共享四个方面。特别是在产业方面,长三角各城市间产业关联度较高、互补性较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宣城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当前,宣城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千亿产业来打造,其中光伏板块构建了装备、原材料、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成套等组成的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其中华晟新能源异质结产能全球第一,吸引了一批上下游知名上市公司落户宣城,共同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此外,锂电板块产业链基本完善,产品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铜箔、电芯和终端等环节,可以为长三角周边电池企业就近配套。

围绕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要基地,宣城市抢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强化创新协同,积极发挥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宛陵科创城等平台作用,走好“科创+产业”路子,为宣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交通建设、服务共享等方面,据何淳宽介绍,去年3条省际“瓶颈路”打通后,宣城实现了与南京、杭州都市圈高速直达;今年将力争宁宣高铁开工建设,明年沪苏湖高铁通车后,宣城将进入上海“1小时通勤圈”。宣城市已实现205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40项场景应用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成立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联盟;开通14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

“我们期待,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要着力构建一个有梯次、分工协作、紧密融合的城市群。既要增强上海核心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杭州、南京、苏州等中心城市的能级,也要培育壮大一批像宣城这样具有较强产业基础、足够发展空间的城市。”何淳宽表示,譬如在产业协作上,长三角区域汇聚了上汽、特斯拉、蔚来、江淮、奇瑞等诸多整车企业,而宣城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目前企业超600家,可以与长三角整车企业开展紧密产业链合作,共同做强长三角汽车产业。

对于如何当好排头兵,何淳宽介绍了三个方面举措,一是目标举措对标对表,二是合作平台提质提效,三是合作机制走深走实。其中,针对合作平台建设,何淳宽强调,坚持将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作为一号工程,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在园区建设、产业协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显示度高、标志性强的工作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