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审计结果公示

宣城市审计局2020年第17号公告:宣城201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30 08:11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访问次数:

      

关于2019年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0年8月27日在宣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市审计局局长  黄煌

      

市人大常委会: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报告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审计局依法201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省、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努力为宣城“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服务和支持。

2019年,全市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从审计情况来看,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管理不断加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本级全年减税降费超5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2.7亿元,较好地促进了宣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对高质量发展项目的财税支持力度,支持G60科创走廊、苏皖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及商合杭铁路、芜宣机场等加快建设。

 ——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差旅费等支出,对2019年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一律按5%比例进行压减,将节省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攻坚战”、教育优先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保障。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持续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的渠道、方式和内容。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完善机制齐抓共管,审计整改成效明显市政府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积极抓好审计整改。市审计局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对上一年度未整改到位问题的持续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办。截至目前,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18亿元,挽回损失4100万元,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0余项。相关部门将向本次常委会书面报告持续整改情况。

一、市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认真落实《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围绕“查问题、防风险、促改革、助发展”,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主要审计了市财政局和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宣城经开区)财政局具体组织的市本级预算执行和编制决算草案情况。市本级决算草案反映,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5.1亿元,总支出73.5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68.1亿元,总支出55.2亿元;社保基金总收入58.6亿元,总支出25.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0.6亿元,支出0.1亿元,调出资金0.5亿元。

从审计情况看,2019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市直各单位每年用于扶贫、美丽乡村、联点共建等帮扶资金未作为单独项目列入预算。

(二)预算编制不够细化2019年初,市财政专项预算安排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专项等资金未细化到具体项目。

(三)支出反映不完整。2019年,宣城经开区有部分财政支出作挂账处理,未纳入决算草案反映。

(四)大额支出无预算。宣城经开区无预算支付购买耕地指标款,占用了其他项目的预算资金。

(五)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市财政年初安排的部分皖南卫生学校新校区建设资金、支持林业增绿增效工程和林长制资金,因优先使用债券资金及绩效目标未设定等原因,当年均未使用;支持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补助资金,当年使用率10%。

(六)存量资金未及时清理。市财政专户有部分资金结存一年以上未及时使用;国库支付中心实有资金账户有部分单位结存资金未及时清理。

二、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首次对市本72家一级预算单位电子数据进行了总体分析,实现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重点核查了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9家单位,同时采取预算执行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市交警支队、宣城经开区管委会、敬亭山管委会等8家单位进行了现场审计。结果表明, 2019年,各涉审单位预算编制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不断加强,但一些单位执行财经制度还不够严格, 预算执行质量有待提高。

 (一)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还不够到位

    1.部分单位“三公经费”超预算2个单位2019年公务车运行费超预算,个别单位“三公经费”有增无减。

    2.公务支出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少数单位公务接待存在陪餐人数超标准、“四单”不全现象;个别单位差旅费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少数单位多笔公务支出未使用公务卡结算,也没有做到一事一结。

(二)预算管理绩效还有待提高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单位165个(含二级机构),预算执行率100%的有54个,低于60%的有5个;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单位19个,预算执行率100%的有9个,低于60%的3个。审计延伸核查发现,预算执行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推进缓慢,资金无法及时有效使用。

(三)资产和内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1.内部控制管理有待完善。个别部门征地后续管理不到位,造成地块毁苗及地面附属物发生“二次补偿”支出;少数单位存在办公楼维修工程工期延期较长或未经审批进行办公室改造;2个单位未建立健全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部分书画等艺术作品未及时入账。

2.资产管理绩效有待提高。宛陵湖湿地公园商业房产,2019年底已对外出租700平方米,其余一直闲置未用。

3.往来款长期未清理。少数单位存在征地款未及时清理拨付及借款逾期未收回情况。

4.政府采购不够规范。个别工程改造项目未实行政府采购;涉密项目采购存在未制定内部操作规程,仍依照常规程序进行采购现象。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2019年以来,全市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共抽查了93个政府部门、738个项目,涉及财政资金 21.8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稳就业方面。从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看,有关地区和单位坚持就业优先,加强资金统筹优化,为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结余较大,未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部分地区因人社部门未能及时掌握企业培训进度等原因,就业培训补贴发放不及时。

(二)稳投资方面。审计围绕重大项目推进情况,重点关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等重点领域。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部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缓慢;个别建设项目因疫情影响复工延后;用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管理奖补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

(三)保基本民生方面。有关地区和单位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补助类项目资金做到及时足额发放。但少数地区民生工程推进还不够扎实,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也较低;部分县市区工伤、失业保险基金缺口严重。

(四)保市场主体方面。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效果明显,涉企收费有效规范,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但由于政策宣传和督促、培训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少数纳税人未按规定享受减税政策,部分县市区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进度缓慢,部分拖欠主体清偿工作“零进展”。

(五)保基层运转方面。各地坚持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县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较大;二是制造业税收贡献率低,审计抽查了1个开发园区和2个县,发现纳税额位于100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建筑行业以及融资平台,制造业纳税占比较低。税收增长潜力有限,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保基层运转压力大。

四、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情况

   (一)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审计情况。宣城市区自1999年10月开始收交维修资金,由市房管局统一管理,2014年1月改由经开区和宣州区分别管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维修资金收方面。审计抽查发现,部分小区物业维修资金收交不到位,部分小区共用部位经营收益均未按规定纳入维修资金专户统筹使用,还有部分业主维修资金由开发商代收代交,未按规定记账到户。

2.维修资金支出方面。1999年10月至2019年6月,维修资金收入81791.36万元,支出2006.4万元,资金使用率不高。

    3.维修资金管理方面。维修资金收交以来,市区业主交存维修资金的利息收入,均未按规定结息到户;此外,还存在部分维修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维修支出未分摊到户,以及未经财政部门核定提取管理费用、收入反映不真实等问题。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审计情况。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对全市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涉及105个部门和单位、269个项目、3.1亿元资金。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79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49.27万吨,40个乡镇建成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有8个乡镇纳入城区市政污水管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农村垃圾治理方面。一是乡镇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不足,有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实际使用容量已接近设计容量,未及时新建或改扩建;二是部分农村垃圾处理社会化服务采购程序不规范,项目中标后逾期8个月签订服务合同,且服务期满后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仍由原中标单位继续提供服务;三是部分乡镇农村垃圾处理收集转运及相关设施监管不到位,未按规定全面完成集中清理任务。

2.农村改厕方面。一是部分农村改厕资金未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位;二是存在重复领取农村改厕补助问题2018年至2019年实施改厕的农户中有50户存在重建重补现象;三是农村改厕后期管护问题突出,一些地方未对农村改厕后期的渣液清运、无害化处理、设施维修等建立具体的管护机制,部分改厕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旅游公厕长期无人管护。

3.农村安全饮水方面。一是部分千吨万人规模水厂没有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还有少数水源地保护区未设立界牌、界碑和警示标志;二是部分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污染隐患,此外,还存在部分农村水厂供水水质不达标,少数农村水厂超标准收费问题。

(三)全市医疗废物处置审计情况。2019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01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只有1家,医疗废物2019年接收量1362.43吨、处置量1349.40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薄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处置设施自2012年投入使用一直采取高温蒸煮工艺处置感染性和损伤性医疗废物,不能处置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由于省级环保审批、项目建设投资等方面原因,多年来未进行改造升级,对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不能进行处置。

2.医疗废物违规存放,二次污染隐患突出。因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本地没有处置能力,有关部门虽努力协调周边城市生态环境部门协助,但因地方环保利益、企业经营成本、卫生转运风险等因素,外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虽与我市签订有收集、转运和处置合同,但履行合同不积极,导致我市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和处置过程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

3.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不规范。因主管部门未按规定履行监管职责和医疗机构环保意识不强,审计抽查的6家医疗机构均未办理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均未按规定频次监测污水水质;个别医院未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建设污水处置设施,未按规定存放污泥和记录产生量,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未开展竣工环保验收。

“三大攻坚战”相关审计情况

(一)扶贫审计整改“回头看”情况。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审计监督,2016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27个扶贫和相关项目审计,审计查出问题156个,提出审计建议82条。今年2月,又组织开展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回头看”。结果表明,审计监督取得一定成效,推动整改问题154个,追回或盘活资金3.16亿元,促进扶贫资金拨付到位1.33亿元,规范扶贫相关资金支出706.54万元,制定完善或落实相关政策措施28项,推进问责46人。

此次“回头看”发现个别问题整改持续时间长。一是“扶贫项目运营效果未达预期”问题,受农业产业特点和疫情影响,个别建设项目未产生收益,文化旅游活动也无法组织开展;二是“部分扶贫项目未批先建”问题,有关部门已将违建项目地块类型进行变更,三调成果已提交国务院待批,补充报批供地手续短期内无法完善。

此外,在“回头看”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小额信用扶贫贷款管理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另外,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未按规定实行单独核算。

同时,在市直部门单位审计中发现,有些单位对扶贫村包保帮扶资金一拨了之,未实施有效监管,不利于扶贫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二)污染防治审计情况。组织市本级和7个县(市、区)审计组,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工程项目管理、项目运营状态及环境社会绩效等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污水处理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未及时投入运营。运营的18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进水浓度低,占已运营项目的22.22%。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低,生产效益未充分发挥。

2.项目建设管理不够规范。部分项目因建设资金不能按期到位、征地拆迁滞后等原因,未能按照计划进度要求完工;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对工程前期工作重视不够,未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部分PPP项目办、项目公司和实施机构之间权责划分不清晰,造成项目招投标、合同等不规范,增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难度,还有个别项目存在竣工环保验收未通过的情况。

3.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不到位。存在城区部分用水单位未按期缴纳自来水费用、乡镇未开展污水处理费收缴、工业及生活取水(自备)污水处理费未收取情况。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审计情况。审计重点关注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融资平台转型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部分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较大且还款能力弱,债务化解基本依靠借新还旧,债务化解计划制定也不合理;个别县未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并存在违规以公共设施用地抵押融资、未按规定使用债务资金等问题。

六、政府投资竣工决算项目审计情况

2019年,先后开展了合工大宣城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宛陵湖景区一期B标、C标工程、关庙水库等11个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涉审工程总造价10.61亿元,审计核减工程决算价款3998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合同协议履行不到位。涉审项目中有8个存在此类问题,如合工大宣城校区二期工程结算价款中部分人工费、工程材料价款等未按协议约定进行优惠,涉及金额827.41万元。

(二)参建单位履职不到位。涉审项目中有3个存在此类问题:一是监理未履职尽责。如关庙水库项目,经监理签字确认的部分工程签证与实际不符;二是清单编制误差较大。如宛陵路东段项目道路工程填方清单工程量多计10.47万立方米。

(三)工程变更管理不规范。涉审项目中有9个存在此类问题,如宛陵湖景区一期C标工程合同中对人工费调整事项未明确约定,建设单位也未提供有关补充协议,但工程结算价款中对固定综合单价中的人工费进行调增,涉及价款150.49万元;合工大宣城校区二期建设项目未按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施工,结算擅自变更增加钢筋工程量,且未履行工程变更审批程序,多计费用412.97万元。

(四)结算管理不规范。涉审项目均存在此类问题,一是工程量计取不实。如宛陵东路项目,管线工程缺方内运、回填素土工程量多计取7476立方米,多结算工程款46.10万元;二是结算单价高于计价规范及市场价。如合工大宣城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商品混凝土、配电箱配电柜等工程结算价款高于清单计价规范及市场信息价740.09万元;三是重复取费或高套错套定额。如宛陵湖景区一期 B标工程机械成孔灌注桩、安装工程装饰灯,结算套用定额子目与现场实际不一致,涉及金额315万元。

七、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2019年,市审计局持续加大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等审计力度,对宣城市工投公司及经开区所属的开发区建投公司、开达建投公司、开盛建投公司等国有企业开展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企业业务整合不到位。同类性质国有企业开办过多,部分企业经营范围重合度偏高;无实质性业务的子公司未按规定及时撤并或注销。

(二)风险防控意识不强。存在对部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民营企业投资的问题,不符合经开区制定的重点产业投资基金范围规定;存在违规为个人提供应急转贷业务、单笔应急转贷金额超额度、应急转贷资金逾期未收回等问题。

(三)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开存在虚列工程价款、欠缴税金、坐支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不准确等问题。

八、审计建议

(一)加强政策落到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增强惠民政策的持续性和协调性,加强民生资金和项目管理,压实管理责任;加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监管,着力提升稳投资补短板实效;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重形成实用管用长效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促双进。

(二)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健全项目支出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为优化预算编制、改进项目管理、完善支出政策、落实支出责任提供依据;建立预算安排与存量资金盘活统筹衔接机制,对部门单位长期沉淀闲置,及时收回财政统筹用于重点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建立完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监管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进一步压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

(三)加强国资监管,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国企发展活力和动力,增强融资平台造血功能,提高运营能力,有效防范债务风险;规范重大经济决策、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确保规范运作;加强对重点企业监管,既要创造条件鼓励国企改革创新,又要构建高效的监管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会计核算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国企竞争力、引领力和支撑力。

(四)加强审计整改,构建整改长效机制。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把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督查范围,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跟踪检查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及时纠正违纪违规问题,按规定将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纳入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深入查找管理漏洞和制度根源,积极建章立制,严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将继续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坚决扛起新时代审计工作政治责任,汇聚新时代审计工作合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