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审计结果公示

审计署2019年第3号公告:179个县惠农补贴资金审计结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15 11:50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访问次数: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9年1月至3月,审计署组织部分特派办与地方审计机关,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9个县(市、区,以下统称县)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重点审计了2017年、2018年各级财政安排的扶贫脱贫类、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类、农村危房改造或新居建设类、耕地地力保护类等财政惠农补贴资金582.8亿元,涉及1695个乡镇、8726个行政村,走访调查了2.18万个农户,并根据需要追溯以前年度或延伸调查相关单位。

从审计情况看,相关地方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力度和“三农”投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开展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将各类惠农补贴资金直接打卡到户,减少中间环节,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但审计也发现,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不规范现象较普遍,补贴资金发放管理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监管漏洞,影响资金安全和政策效果。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惠农补贴政策统筹力度不够。审计的8类惠农补贴分由10余个部门管理,有的按受益人群身份逐级细化,一些地方补贴细项超过100个,散碎交叉情况较为突出。

(二)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不规范现象较普遍。目前,各地对纳入“一卡通”发放管理的补贴资金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省份已将惠农补贴全面纳入,有的则只纳入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少数几项资金。一些地方“一卡通”发放管理不规范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一户多卡。有109个县惠农补贴相关主管部门或乡镇对不同资金来源的补贴,仍要求农户临时提供或统一代开专用的银行卡(折),有的农户所持惠农卡(折)多达10张,既不方便资格核对和农户领取、使用,也增加了监管难度。二是卡外发放。有90个县仍采取现金兑付或转入他人银行卡代领等方式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共89.38亿元,增加了补贴资金流失风险。三是层层转拨。有57个县存在财政部门将惠农补贴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和乡镇实体账户、过渡账户发放,或由主管部门再拨付到乡镇甚至村级发放等情况,资金层层转拨,管理层级多、风险大,影响群众及时获得补贴,涉及金额79.86亿元。

(三)38个县落实惠农补贴相关政策中存在补贴发放不到位、擅自降低补贴标准、搞平均主义等问题。主要涉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村低保补助、扶贫脱贫类补贴等资金4709.38万元。

(四)120个县的32.12亿元惠农补贴资金滞留延压发放或长时间闲置。主要是由于补贴发放信息核对工作进展慢等,造成当年应发放的耕地地力保护、农村危房改造等惠农补贴超过了政策规定的时限滞留滞拨;对因技术原因未能发放的及不符合发放条件的补贴资金未及时清理造成长时间闲置。上述资金中有4.59亿元至2018年底已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乡镇等闲置超过1年,其中1.82亿元闲置超过2年。

(五)惠农补贴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部分补贴资金被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等。一是67个县的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编造虚假资料、虚报面积、假借农户名义等违规获取或骗取套取惠农补贴资金8010.51万元。二是129个县相关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向不符合条件人员超范围超标准发放惠农补贴共计1.56亿元。主要是向收入明显不符合补贴规定的对象、已死亡人员等发放农村低保补助,以及向不属于补贴范围的非耕地林地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三是33个县的一些基层干部和人员通过收卡借卡、代领补贴等方式,克扣截留、私存私放惠农补贴资金2737.68万元,部分资金涉嫌被个人侵占或挪用。四是20个县的30个乡镇或单位挤占惠农补贴资金9129.93万元,违规用于弥补单位经费等。

三、审计处理和整改情况

以上审计查出的问题,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有关地方政府在整改期限截止后依法向社会公告整改结果。审计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等调查处理。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整改,目前已追回或盘活惠农补贴资金9330万元,加快发放补贴1.08亿元,调整完善补贴对象2700人(户),追责问责94人。审计署将继续跟踪后续整改情况,进一步督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